歌迷

寒門

都市生活

“家人們,這種畢業典禮的求婚可不常見啊!要個小心心不過分吧?”
“沒點關註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63章 拜師李光民,系統地學作曲

歌迷 by 寒門

2023-7-22 10:32

  “我以前學的是新聞學。”
  楊謙的回答,讓李光民有些意外。
  他以為楊謙就算不是學作曲的,那也應該是學過音樂,或者學過跟音樂相關的課程——至少也是壹位藝考生吧?
  剛才楊謙表現出來的樂理基礎還算牢靠,而且李光民有看過楊謙吉他彈唱的視頻,在他看來,楊謙的吉他彈奏是有很高專業水準的。
  所以,李光民覺得楊謙要麽是學的吉他表演專業(有些音樂院校有開設),要麽是學的音樂相關的專業,在藝考階段有經過系統的樂理學習。
  可是,新聞學?
  都跟音樂不相幹了,怎麽可能?
  “中央傳媒大學?”
  李光民想了壹下,比較重視藝術的綜合類學校,應該就是這壹間了。
  “南粵大學。”
  楊謙有點尷尬地摸了摸鼻子,感覺自己這個半路出家的有被識破的風險。
  “南粵大學……”
  李光民無語了。
  南粵大學不是不好,它是粵省最好的高校了,但那也是要看學什麽。
  在南粵大學裏自學音樂,跟在冼海音樂學院或者央音、魔音這樣的音樂類院校裏面自學計算機編程壹樣,讓人想著都覺得非常離譜……
  “小楊是新聞學和英語專業的雙修,他英語還過了專業八級!”
  簡錦川是給楊謙辦過入職,填過資料的,對楊謙了解比較多,所以這會兒,為了讓李光民對楊謙多點認可,簡錦川也是很賣力地誇起了楊謙。
  “第壹次見小楊的時候,他還是荷城電視臺的壹名記者!”
  向洪鋒難得開口,也是笑著給楊謙作證。
  李光民搖了搖頭,雖然他也在粵省電視臺當過很長壹段時間的音樂總監,但他始終覺得自己是音樂人,跟記者不是同壹行業的。
  沒想到楊謙居然是記者出身,記者出身還能創作這麽多優秀的歌曲,實屬難得。
  不是沒有,只是有這樣天賦的孩子跑去學別的專業,實在是太少見了。
  畢竟現在的父母對音樂、藝術的偏見沒有以前那麽多了,甚至很多父母都很支持孩子去學樂器,從小開始上培訓班。
  有天賦的人才被埋沒的概率越來越低。
  “那妳的樂理、作曲都是自學的?”
  李光民繼續問楊謙。
  “嗯,自己看了壹些書,也在網上找了壹些教程看了壹下。學藝不精,讓李老師見笑了。”
  楊謙老實地點頭。
  “確實沒學囫圇,這樣還能創作出諸如《咱當兵的人》這樣嚴謹的音樂,只能說妳是壹個天才!”
  李光民的話,讓楊謙和簡錦川都覺得有點捉摸不透。
  這是在表揚呢?
  還是在明褒暗貶?
  “我看了壹下,妳近半年的創作熱情是很高的,靈感也不停地迸發出來,短短時間創作了這麽多很好聽的歌曲,非常讓人吃驚!”
  李光民繼續誇著。
  楊謙沒有沾沾自喜,他知道李老師這麽說,後面肯定還會有壹個轉折。
  “但是創作不能全靠激情和靈感,特別是靈感,這是很不靠譜的東西。”
  果然,轉折來了!
  “壹首好聽的歌曲的誕生,可能需要靈感的迸發,但壹位優秀的、筆耕不輟的創作者,是不能靠靈感支撐完他幾十年的創作生涯。”
  楊謙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。
  雖然楊謙自己可能真的不需要靈感,只要他足夠努力,系統提供的歌曲,足夠他不停地用,用上壹輩子都沒問題。
  但楊謙不是壹個盲目自大的人,他心裏還是有著居安思危意識的。
  要是系統沒了怎麽辦?
  難道自己就只能啃老本了嗎?
  就算系統壹直伴隨著自己,楊謙也渴望創作自己的音樂啊!他畢竟也是壹個很有文青病的人……
  “楊謙,妳知道為什麽會有傷仲永這樣的情況出現?”
  李光民問他。
  楊謙當然知道,他不想當網紅,也是因為這個案例。
  “太過迷信神童的天分,太過急功近利,成名之後不學習,不求進步,最終泯然眾人。”
  楊謙概括壹下。
  “沒錯!”
  李光民贊賞地點頭。
  “妳可能在某壹個階段,靈感爆發,佳作不斷。但靈感不可能無時無刻都有的,支撐妳繼續做出高質量音樂的,就只有妳自身紮實的專業能力,以及妳自己不斷地學習,不斷地去欣賞和吸收別人優秀作品的精華……”
  李光民說的這番話,讓楊謙第壹次感受到了他大師的境界。
  即便是大師,即便是年近七旬了,他也是在不停地學習啊!
  楊謙陷入沈思,他踏上音樂這條路,最初和至今的動力都源自於他對音樂的熱愛。
  但越深入地去學習、表演,楊謙就越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。
  沒有讀過音樂專業,是他最大的遺憾。
  ——這裏跟他對歐陽曉晴說的話沒有什麽矛盾,歐陽曉晴是專攻演唱、表演的,讀不讀音樂專業對她的影響不大。
  唱功的學習,市面上大把的培訓,楊謙也能教她。
  但楊謙想要鉆研音樂的創作,如果能經過學校系統的學習,就能跟李光民說的那樣,有紮實的專業能力,也有未來向別人優秀作品模仿、學習的能力。
  不像楊謙現在這樣,他可以欣賞系統提供的歌曲,卻自己不懂得如何做出相似曲風的作品。
  楊謙深知學習的重要性,也想去音樂類院校回爐再造壹下,但自己還能參加藝考嗎?
  從零開始,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,還有時間、精力!
  楊謙不缺乏勇氣,但已經二十三歲的他,開始覺得時間不怎麽夠用了。
  他沒辦法像十六、七歲的歐陽曉晴那樣,有重新選擇高考方向的資格。
  不過,好像也不壹定要重新高考……
  “李老師,我聽說您現在也在冼海音樂學院擔任客座教授,不知道冼海音樂學院有沒有作曲專業的,類似成人進修之類的課程?”
  楊謙想起了娛樂圈壹些演員的案例,以前也不是正式的電影學院的學生,但因為上過進修的課程,媒體都說他是電影學院畢業的。
  雖然楊謙不需要這樣的名頭,但進修未必不是壹個學習的門路。
  李光民正想跟楊謙提這個,沒想到楊謙自己說了出來。
  “怎麽了?妳想學?”
  李光民眼裏綻放出了奇異的光彩。
  “嗯,李老師您說得對,我和弦、配器這些都沒搞明白,談何作曲編曲。現在我還沒有算正式出道,應該還有壹點時間,我想趁著這個機會,系統地學壹下。不然以後忙起來,更沒有時間學了。”
  楊謙鄭重地點了點頭。
  聽他說不算正式出道,簡錦川表情有些古怪。
  楊謙都上過那麽多舞臺了,還準備登上軍區春晚的舞臺,以及跟《時代的歌聲》也簽了表演的協議,這還不算出道啊?
  “哈哈!”
  李光民卻開懷地笑了起來。
  “妳報進修班學作曲就沒必要了,那裏的課程不適合妳,還浪費錢!”
  李光民沒有明說,但他很清楚那些班教的是什麽。
  別看那些進修班招生簡章裏羅列出了壹堆教授、副教授的名字出來,底下還壹大堆唬人的頭銜、獲獎情況。
  實際上,那些人來不來上課、上幾節課還不好說,就算過來上課了,也不壹定拿出真才實學來教。
  畢竟報名進修的,都是社會人士,或者已經開始工作的藝人,他們中間能有幾個像楊謙這樣的天分?教得復雜了,他們也不壹定能聽得懂。
  而真正平時上課的,可能就是那些資歷尚淺、沒什麽作曲經驗的年輕講師了。
  讓他們來教,李光民還擔心會耽誤了楊謙這個好苗子。
  “妳想學的話,不如就跟著我學吧!”
  李光民很隨意地說出來的話,讓簡錦川和向洪鋒都聽得目瞪口呆。
  這是要收徒的意思?
  但李光民沒有表達得很隆重,他只是像在說壹件不起眼的小事壹樣,和楊謙商量:
  “妳現在創作有自己的想法,不需要跟著他們照本宣科地學,很多套路化的創作思路,可以去了解,但沒必要再去刻意地照搬使用。”
  “妳跟著我學,我不會教妳怎麽做壹整套大型的交響樂,但我會把壹些基礎的東西教給妳,帶妳了解不同器樂的音律,剩下的就是妳自己的理解和發揮。”
  李光民不希望楊謙因為固定模式的學習而失去了自己的靈性,如果是他來教,肯定會因材施教,給楊謙單獨設計壹套適合他的學習計劃。
  “跟李老師您學習嗎?那我是不是要來端州?可是我在羊城還有工作……”
  楊謙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了,他也沒想到李光民居然對他這麽看重。
  但這種不真實感,也讓他不太敢貿然答應下來,反而還有點患得患失。
  旁邊的簡錦川著急壞了,恨不得替楊謙答應下來。
  這可是李光民啊!
  當了他的學生,以後在全國都混得開!
  還用什麽猶豫的呢?
  “不用來端州。我現在每個星期三、星期四都在羊城上課,星期三、星期四妳都可以過來冼海音樂學院,大學城那邊,我讓他們給妳辦壹個臨時的學生證。”
  “白天上的公開課妳想聽也可以,沒空來聽也無妨,晚上我跟他們要壹個教室,給妳單獨講課,這樣也可以錯開妳上班的時間。”
  李光民都替楊謙考慮妥當了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